“清冷?”苏瑾瑶怔了怔神,倒是想起沧千澈那张俊脸上微微泛起的红意,和他凑在自己耳边说话时,留下的那抹温温暖暖的感觉。

    “二姐?二姐……”小城儿见苏瑾瑶发呆,连着叫了她两声。

    苏瑾瑶这才回神,问道“有事?”

    小城儿指着另一片山问道“我是想问你,咱们还去不去那边山上了?今天摘的蘑菇倒是不少,就是我还没砍柴呢。”

    苏瑾瑶道“哦,不去了。今天你把到镇上的路给我指指,明天我一早就上路了。”

    “往那边走,二姐跟我来吧。”小城儿把东西都收拾好了,提起装着柴刀的篮子领苏瑾瑶往村子南边的那条小路走去。

    屏山村一共有两条路通往外面,一条是东边的路,走着走着也进山了。要走转山的小路才到李家屯。不过这李家屯比屏山村还要穷,所以屏山村的人很少会往那边去的。

    再就是南边的这条路,从山坳间穿过去,还有一段路是村民当年挖了一块山脚才加宽的,可以走板车。这条路可以到小张村儿。

    小张村也不富裕,但是距离镇子更近一点,路也有好几条,可以通往相邻的几个镇子,所以屏山村的人要去镇上,就都要到小张村去坐马车了。

    小城儿领着苏瑾瑶到南边的路上看了看,然后道“小张村的马车每天上午去镇上,下午从镇上回来。不过坐马车要铜板,二姐,这些铜板你收着吧。”

    说完,就把今天小水铺收的铜板都给了苏瑾瑶。

    苏瑾瑶看了看小城儿两只手里抓住的铜板,没有立刻去接,问道“坐马车一个来回要几个铜板?”

    “看看是去哪里喽。”小城儿想了想道“小张村有两辆马车,一辆牛车。牛车慢,但是拉的东西多,村里往镇上拉货物才雇牛车。两辆马车分别是去宁安镇和大同镇的,宁安镇远些,要五文钱到镇上,如果坐个来回就只要八文钱。大同镇要近些,来回是七文钱,去一次要四文钱。”

    说完,小城儿抿了抿嘴,低头道“我只和娘去过两次宁安镇,没去过大同镇。二姐,有机会的话,你再带我去一次宁安镇呗。”

    苏瑾瑶见小城儿的模样,就知道这孩子不是想要去镇上玩儿的,而是想起了娘亲,想要到娘亲当年带他去过多宁安镇看看。

    苏瑾瑶摸摸小城儿的头,柔声道“放心吧,二姐一定会带你再去宁安镇的。而且你不是也说了,以后咱们家有钱了,就去镇上盖房子,或者直接去城里嘛。不过,明天不行,你得帮二姐看着小水铺,二姐也有很多事要做,带着你实在不方便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,二姐,我一定会帮你看好小水铺的。而且,我要是赚钱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要是赚钱了,就赶紧给我去上学堂。”苏瑾瑶打断了小城儿的话,生怕他只把心思铺在了这上面,将来让他收收心可就难了。

    苏瑾瑶觉得,小孩子还是应该去上学的。至于如何的赚钱,怎么去营造更好的生活,她能比小城儿做的好。起码现在来说,她的思想、她的策略都是领先这穷山沟里的大部分人的。

    被苏瑾瑶抢白了一句,小城儿顽皮的吐吐舌头,朝做了个鬼脸。

    苏瑾瑶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觉得这样的小城儿更有趣,而且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孩子嘛,这样才更天真可爱。

    问好了去镇上的路,苏瑾瑶从小城儿的手里接过那些铜板看了看。然后拿出两枚递给小城儿,指着他的衣襟儿道“这两文钱,算是你的私房钱,藏在你可以当作百宝袋的衣襟儿里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