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事诡计文学>历史穿越>许卿山河 > 38、少年名将
    周国北方边境一共有超过五十万的兵力,但是可抽调的却只有沁州城外的这“十万”,其余四十多万的兵力不仅要防备着比晋城难缠数倍的北海,还要“照顾”诸如石州、汾州等地。如果能将沁州城外的兵力全部歼灭,那么周国在短期内将无法再抽调出足够的兵马攻打晋城。

    这一仗,周国打了晋城一个措手不及,但是同样晋城的回击也让周国猝不及防,不仅设计生擒主帅,更没有给他们任何反应的时间,以迅雷之势解决掉了沁州城中的暗桩,还顺势利用袁彬传出的消息将剩余的周军都哄进了太岳山中。

    到了现在,如果不能全歼这“十万”人,那么等接替李继勋的人到了,势必会设法一雪前耻,如果再跟着调来一些援军,加上城外剩余的周军,沁州城再次面临的危机将会比现在紧急数倍不止。上一次刘飞扬能生擒李继勋,是因为她不按常理出牌,没有和周军硬碰硬,而是趁着周军攻城疲惫之时用了一连串的连环计,但如果再有一次,这种法子可就不一定奏效了。所以为绝后患,城外的周军,不管活着的,还是死了的,都只能一把火葬在太岳山中。

    刘飞扬一直在营帐中独自坐到了后半夜,其间不断有人进来禀报。每一件事情都按着计划在走,刘飞扬紧绷着的弦却依旧没有松懈丝毫。

    卯初,西城门外火光冲天,隐隐有惨叫声传进城中。

    刘飞扬长舒一口气,至此,前后不过十二个时辰,“十万”周军尽数折损于沁州城外。

    刘飞扬站在营帐外看着城外冲天的火光,身后侍书送上酒壶和酒杯,依旧是三杯酒浇地,这几年下来,这已经是刘飞扬结束每一次战斗之后必做的事。每一次都是你死我亡不死不休的局面,不过最后她都活了下来。有时候她觉得这是对各为其主忠诚至死的敌人的尊重,但有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矫情,可其实她自己也说不清这三杯酒到底是敬给死了的敌人,还是战后余生的自己。

    太岳山的大火烧了“十万”周军,也烧出了刘飞扬的名气,刘飞扬以女儿之身横空出世,一役全歼“十万”周军。如今这样的乱世,女名将并不少,诸如谢清欢、郭氏都是威震三军的名将,其他各国也不乏以女子之身领兵疆场的名将,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曾在刘飞扬这样的年纪就能有这样的战绩。不仅女将,连男将都少,现如今也不过是周国的李继勋、楚国的皇甫嘉煌,曾在和刘飞扬同年之时有过相似的战绩。皇甫嘉煌和李继勋的交手,最终是平局,而李继勋却败在了刘飞扬手里,算起来,刘飞扬如今算是天下第一名将了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役被后世拿来反复研究,但是始终没能研究出什么结果,因为在这一场战役中,刘飞扬所用的不过是最常见的一些对敌之策,称得上诀窍的就是奇、快,加之不给敌人任何反应的时机。当然,这都是后话了。

    回到将军府的时候已经是辰时了,听雨轩隔壁的院子里,郭氏早已命人收拾妥当,刘飞扬回来之后也不说什么,喝了一碗粳米粥便倒在床上睡了过去。郭氏看到刘飞扬胳膊上胡乱包扎着的伤口,取了药来一一重新包扎,虽然只是皮外伤,但如今的天气如果不谨慎一些还是会感染的。

    云一早没有去近水楼住,半夜的时候找了铃兰说自己要在将军府里住。刘飞扬遇刺的事墨棋早已告诉了铃兰,对于云一早保下刺客的行为很是不满,但是顾念着杨钊的伤势,铃兰虽不满云一早却也还是给刘飞扬递了话。相对于铃兰等人的耿耿于怀,刘飞扬淡定多了,只说他愿意就照着他要求的给他准备。

    铃兰得了刘飞扬的话便吩咐下去叫人照着云一早的要求准备东西,至于住的地方,思来想去后决定把云一早安排在杨钊的院子里,杨钊伤势重住得近一些方便云一早随时给他诊治,反正那个院子也够大,他住进去不用担心会拥挤。

    一大早,就有人进进出出地搬着药柜、药炉、药材等物,虽然进进出出的人多且匆忙,但却十分安静,如果云一早不是亲眼看着这些人进进出出地忙活,几乎都不会觉得这院子里还有其他人。不过,即便是在这安静中,云一早也觉察到了他们对自己的不满,他说什么都会有人立即照做,但是却不会有一个人对着他表现出一丝情绪上的波动,就连他挡着了人家的路,人家也不过是一声不响地绕着走,一点不提叫他让一让的话。

    抬头看看天色,云一早暗叹一口气捡了杨钊和郭氏的药自去熬药,反正他对住的地方没什么要求,不透风不漏雨就行,唯一有要求是吃,但是现在这样子,他也不好意思跟人家提什么要求了,只盼着有得吃就行了。

    郭氏一进院子就看到了独自坐在正屋廊下看着两个药炉的云一早,不由得思绪就飘回到了十几年前。那个时候云一早悄悄住在城主府中,总是这样一个人坐在廊下看着药炉,不是给谢清欢熬保胎的药,就是给刘承睿熬治旧伤的药。忙碌的众人看到突然出现的郭氏也只是简单的行礼,而后依旧各自忙着手中的事情。倒是云一早看到郭氏有些奇怪,“弟妹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“没什么事出来走走,透透气。”郭氏轻笑着回答道,“杨将军怎么样了?”一派云淡风轻,仿佛丝毫不知道昨晚发生的事。杨钊也算是郭氏看着长大的,他为了保沁州重伤至此,郭氏也很是心疼。

    “多走动走动,确实于你如今的身体有好处。”云一早闻言点了点头,“再过两天应该就可以醒了。”一边说着,一边拿了旁边的药加进药罐中。

    跟在郭氏身后的人搬了一张圆杌放在了廊下,郭氏坐了,看看云一早的动作,再看看云一早手边排着队放着的药材,笑道,“原来熬药竟是这般的讲究。”